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4 2 高考命题点二(2份)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4 2 高考命题点二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4 2 高考命题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命题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古诗词鉴赏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出现率较高的命题形式。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用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品评诗歌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2)结合词语对诗歌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进行理解分析;(3)总体上对诗歌语言特色、风格进行概括评析。
  考向一 炼字型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生动的效果。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这种题型是高考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5.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6.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一)聚焦动词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代诗歌时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动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即时小练]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第一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答:                                    
  答案:“怨”字用得最好。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这两句中分别是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
  对点练]
  1.(2020•余杭高级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 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午睡觉来愁似织”,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答: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炼字的题目,抓住关键的字,解释其在词作中的含义,然后分析效果。
  答案:“织”。“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
  2.(2020•萧山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晚次鄂州
  卢 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①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②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③。
  【注】 ①估客:同行的贩货的行商。②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三湘”地区是舜帝的客死之地,也是湘妃自殉之处,还是屈原被流放和投江之处。③鼓鼙声:停泊地防范敌人的鼓角声。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可以从内容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描写角度、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夹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起江潮来了。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所以这些看惯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给他平添枯涩乏味的生活感受。
  答案:①以衬托手法(动静结合、寓情于景也可)写出了行旅之人的旅途见闻之景与羁旅闲愁。②看那些商贾昼眠,由于心事,自己毫无睡意,连江水的静流都可以感知到;月夜“我”听到停泊的船中船家闲话更觉寂寥,连潮水的微动也能够感觉出。③诗人将强烈的情感隐藏起来,曲折入微的绘景抒情,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