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4 4 高考命题点四(2份)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4 4 高考命题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4 4 高考命题点四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命题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
  考向一 思想内容类
  一、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提高鉴赏思想情感的能力
  (一)忧国伤时
  具体内容 举 例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二)建功报国
  具体内容 举 例
  建功立业的渴望 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壮志
  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
  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具体内容 举 例
  羁旅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四)生活杂感
  具体内容 举 例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五)别离愁绪
  具体内容 举 例
  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六)贬谪失意
  具体内容 举 例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二、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
  3.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4.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
  对点练]
  1.(2020•长兴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6分)
  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②兵合戍楼空。
  松楸③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④拂云晴亦雨,江豚⑤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 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陈朝宫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③松楸:坟墓上的树木。④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停则复还为石。⑤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于人事多变,繁华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惟有青山似洛中”,指今日金陵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人事却大不一样,江山不改,而人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 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
  答:                                    
  解析:应根据题目要求,联系全词分析,依托上下阕中一些关键的词和句,如“湖海倦游客”“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吊沉累”“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等,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和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