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3份)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1 高考体验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2 诗歌垫基 熟知诗歌常考九大题材为解答试题垫实根基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3 阅读技法 “两步四法”解读诗词曲——“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思一思”读懂诗词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
本专题高考考纲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四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不论高考涉及哪一考点,都需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因此,本专题准备从“打基础”“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四个角度突破。先通过真题呈现,熟悉考情;然后通过“诗歌垫基”让学生熟悉不同题材的诗歌,了解其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突破考点打基础; 再通过“阅读技法”来教学生读懂诗歌,从宏观入手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通用方法;最后从四大考点和比较鉴赏方面加以逐点突破。在突破每一个考点时都通过把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来认识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常设题型,然后再学习对应的解题技巧,这是“会鉴赏”部分,最后通过“规范答题”来突破“精表达”,让古代诗歌鉴赏题成为我们高考的增分点。
一、(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________。首联中“________”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2分)
答案:造访 朱门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
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二、(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王昌龄
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羁旅思乡诗、爱情闺怨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工夫花在对各种题材诗词内容情感、形象、技巧、语言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进而把握一定的规律,为准确、快速突破后面的各个考点打好基础。
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④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对接相关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赤壁》(杜牧)、《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边练边悟1] (2020•浙江省重点中学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6分)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
答案:杨诗记叙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表达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池州州民
……
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读懂诗词。只有读懂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得出答案。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读懂诗词。那么,怎样去读懂诗词呢?可以采用“两步四法”。
第一步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就是从标题、注释、意象、关键词句等方面把握诗词大意,从而揣摩诗词情感。需用“三法”:“看一看,找启示”“抓一抓,寻突破”“辨一辨,明关系”。
看诗词的题目、注释、诗序甚至标点等,从而找到理解诗词的启示点。
看题目,思考信息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
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揭示诗歌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词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能较快地深入到诗词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读标题 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 想 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