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36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赓续历史传统、守护文化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可以说,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潮”、敦煌美、诗词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仅越来越有时代风尚,而且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伴随着传播热度的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换言之,文化热,不能热在一时,而要在持续支持与扶持中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应该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的背后,藏着对其支持与扶持的紧迫性。仔细观察一些火热的传统文化形态,多数是因为某个“IP人物”的带动而进入人们视野。这是好现象,却也值得反思。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如何更有持续性?如何能百花齐放?如何能激发内生动力、散发外在魅力?思考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和扶持大有裨益。
这就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给予支持和扶持。弘扬传统文化,既是传播的过程,又是研究的过程,归根结底都要立足于对其深入研究之上。这几年,围绕敦煌的文化话题之所以火热,与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不无相关。人们不仅知道敦煌文化,而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更是借助诸如《敦煌飞天》的芭蕾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现代意义,才能真正既“活”又“火”。
这就需要具有博大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敦煌文化为例,其文化风格之丰富、文化样态之精彩,很大程度上在于历史上的中西文明交流,这是互相学习借鉴的成果。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再次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发展、交流互鉴提供了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就能学习借鉴到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应该说,中华文化之伟大在于包容互鉴,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需要秉持包容精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我们追随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都能够活起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必定具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仲田《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在文脉传承、国家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成为我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B.随着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在各大平台的活跃,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趋向大众化,受到人们喜爱。
C.要持续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既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也要参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D.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敦煌文化具有丰富的风格和精彩的样态,是因为其不断从外来文化中汲取养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作用展开论述,并阐述了其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B.文章以“故宫跑”、京剧“潮”等为例,既论证了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社会热潮,又引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思考。
C.文章在论述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后,又重点对历史上文化传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D.文章按照总分总结构,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逻辑缜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虽已“热起来”,但如何获得持续性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等问题,还没得到很好解决。
B.在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及现实价值方面,对敦煌文化相关的研究可作为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借鉴的范例。
C.中华文化是包容互鉴的,今天我们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可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D.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能否充分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中国梦能否实现的关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100立方米,仅相当于美国的1/5。同时,在我国,38%的耕地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而干旱少雨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在西北,50%以上的土地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而其他地区的土地没有灌溉就不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3,远低于发达国家0.80的平均水平。据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统计,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