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5部分 2 专题二 2 2 高考命题点二(2份)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5部分 2 专题二 2 2 高考命题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5部分 2 专题二 2 2 高考命题点二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命题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 局部概括
“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某种类型、某一方面等的特点为中心)和因果探寻题。
怎样确定是局部概括题
题干
示例 (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2015•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明辨
题型 (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
(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
怎样解答局部概括题
《荷塘月色》四至六段共写了三幅画面,请给每幅画面加一个小标题,并概括每幅画面所写景物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答案启示
第一幅:月下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具有幽静、淡雅的特点。
第二幅:塘上月色。写了月光、青雾、树影,具有朦胧、缥缈的特点。
第三幅:湖塘四周。写了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具有阴沉、模糊的特点 首先根据题干明确答题区域;然后分析每一段中每一句所写的景物,合并所写内容相同的语句,进而明确所写景物;再分析所写景物前面的修饰语,概括景物呈现的特点
1.(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
……
一、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0分)
芦草之思
王巨才
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中,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知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