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12160字。
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黔南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烂漫(làn) 诀别(jüé) 淋漓尽致(lín) 畏罪潜逃(qián)
B.澎湃(pài) 累赘(zhuì) 悲天悯人(mǐn) 忍俊不禁(jīn)
C.歼灭(qiān) 镌刻(juān) 不辍劳作(chuò) 惟妙惟肖(xiào)
D.崩溃(bōng) 驰骋(chěng) 风雪载途(zài) 家喻户晓(yù)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识记能力。A项中,“诀别”的“诀”应读“jué”。C项中,“歼灭”的“歼”应读为“jiān”。D项中,“崩溃”的“崩”应读“bē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3分)
A.震撼 惺忪 中西合璧 心驰神往
B.酬谢 竣工 无暇顾及 故弄玄虚
C.风靡 澄碧 重峦叠嶂 陈词滥调
D.恻隐 苍桑 言简意赅 闲情逸志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正误的辨识。D项中,“苍桑”应写作“沧桑”,“闲情逸志”应写作“闲情逸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成语的能力。B项,“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判断。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旨在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搭建一个平台”。
5.下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是C(3分)
A.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应去掉省略号;B项,引号中的话属于疑问句倒置,问号应该放在后,改为“都到齐了吗,同学们?”;D项,“十三四岁”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讲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辨识。D项,“更”是古时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一更”相当于现代的“19点至21点”,“二更”相当于现代的“21点至23点”,“三更”相当于现代的“23点至1点”,“四更”相当于现代的“1点至3点”,“五更”相当于现代的“3点至5点”。而“更定”是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7.名著导读(2分)
【甲】小山(唐小山)(填人名)生成美貌端庄,天姿聪俊。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