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4道题,约7080个字。
枣庄三十二中八年级下册月清语文试题(3.14)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龟裂(jūn)两颊(xiá) 晦暗(huì) 恬静(tián) 风雪载途(zǎi)
B. 蓦然(mù) 纨绔(wán) 蕴藻(zǎo) 脑畔(pàn) 悄怆幽邃(qiǎo)
C. 归省(xǐnɡ) 雾霭(ǎi)冗杂(rǒnɡ) 连翘(qiào)销声匿迹(nuò)
D.怅惘(chàng) 神龛(kān)撺掇(cuān) 迁徙(xǐ)气势磅礴(p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家眷概叹 渺远诱惑翩然归来B. 流苏落幕 皎洁恣意肆无忌惮
C. 幅射怠慢领域羁绊犬牙差互D. 踊越 争讼硫黄 门槛保持缄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洲南美洲的地图能天衣无缝拼合在一起。
B.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令人叹为观止。
C.大疫过后翼云石板房定会游人如织,那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引人入胜。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B. 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C. 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D. 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微型雕刻。
②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通常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
③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就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④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⑤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⑥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
⑦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
A.②⑤①③⑥④⑦ B.⑥④②⑤①③⑦
C.②⑤⑥④①③⑦D.①③②⑥⑤④⑦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