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450字。
单元写作训练 议论文的针对性
议论文是针对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评论、辩驳析理和逻辑推演。议论文如果没有鲜明的针对性,就会陷入随意散漫、泛泛而谈的状态,会缺乏犀利的力量和深刻性,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议论文写作的针对性可以从四个角度入手:
1.社会现实
议论文要有情怀、有温度,这体现为对现实问题发声,针砭时弊、痛斥丑陋、路见不平、振臂一呼、为大义公道摇旗呐喊、为国家命运出谋划策……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虽身在学校,也要心系天下,要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保持对生活的热忱和敏感,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问题、提炼话题、深入探讨。
从2015年起,一种新的命题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横空出世,这种形式的题目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就更增强了作文的针对性,同时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因此,高考作文不回避热点问题,甚至倾向于热点问题命题。如2017年全国卷Ⅰ涉及了一带一路、广场舞、共享单车、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等与社会热点有关的“中国关键词”;2018年全国卷Ⅲ涉及改革开放标语、绿色经济标语、雄安新区标语,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变革,体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而2019年全国卷Ⅰ作文材料更有时代感:第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从顶层设计层面强调了“劳动教育”。第二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更是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更有针对性的就是,针砭现实中青年人好逸恶劳、鄙视劳动、懒于劳动的不良意识与陋习,这正是考题富有现实意义与务实精神的“时代印记”。
2.具体问题
写议论文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透彻研讨,还要熟谙攻破论述的难点,挖掘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如文化源流、道德、人性、信仰、法律等。如果文章分析问题只是就事论事,论述不痛不痒,就给人议论不深刻、隔靴搔痒之感。
本单元所选课文皆切中时弊,给人以当头棒喝的警醒,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议论文写作构思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按照由结果到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