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课件+练习+学案)(21份)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1讲 文言文断句题.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必备知识 读文—读懂文本才能精准答题.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必备知识 读文—读懂文本才能精准答题.ppt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1讲 文言文断句题.ppt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2讲 古代文化常识题.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2讲 古代文化常识题.ppt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3讲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3讲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ppt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4讲 文言文翻译题.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关键能力 第4讲 文言文翻译题.ppt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文言基础篇 第1讲 实词.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文言基础篇 第1讲 实词.ppt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文言基础篇 第2讲 虚词.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文言基础篇 第2讲 虚词.ppt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文言基础篇 第3讲 文言句式.doc
20-21 第2部分 专题 6 文言基础篇 第3讲 文言句式.ppt
专题提升练 10 文言文阅读(一) 文官类.doc
专题提升练 11 文言文阅读(二) 武官类.doc
专项对点练 20 实 词.doc
专项对点练 21 虚 词.doc
专项对点练 22 文言句式.doc
题型突破篇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要先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高效读文的“3步骤”
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为了快速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可以圈点勾画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大体了解文章思路,了解人物经历及事件梗概。
理清文章脉络,抓住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比较关键,此类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二步:借助概括分析题,筛选信息,以“题”悟意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在读文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僻的、难懂的字词造成阅读障碍,从而造成阅读“卡壳”,此时可先读一下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通过比对,既可以破
……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懂文本的能力。断句错误从往年的两处增加到三处,题型为“3对1错”型选择题。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②误解词语意思;③误拆连动成分;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一、“5大标志”助你巧断句
词 性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1.(2016•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A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中的
……
文言基础篇
高考无论怎么考查,其实质都是对文言词、句的考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七分靠积累,三分靠技巧。本部分通过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进行归纳梳理,旨在让考生系统掌握用法规律,把握方法技巧,把知识学通学透,方法用熟用活。
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5大类,其中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
一、“5类文言实词”系统归纳
(一)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类别 释 义 示 例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假借。 《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受”通“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
文言文阅读(一) 文官类
(时间:80分钟 分值:76分)
文官类人物的品行特点:敏学聪颖、学识渊博、清正廉洁、不媚权贵、敢于进谏、忠诚爱国、正直无私、勇敢无畏、淡泊宁静、孤介自持、廉洁爱民、锐意进取、勇于改革等。总之,这些人物个性独特,形象鲜明,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如2017年全国卷Ⅰ谢弘微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才能出众,做事稳妥,清正廉洁,睦亲和邻,受到朝廷的重用,赢得到四方的赞誉。2018年全国卷Ⅲ范纯礼敢于抗言,关怀下属,治事去苛从宽,征得皇上认可。2019年全国卷Ⅰ贾谊学识渊博,勇于改革,尽职尽忠,受到皇帝重用和后人推崇。这些人物,正是与现代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的主题相吻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
……
实 词
(时间:35分钟 分值: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畋猎无度 度:节制
B.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受:传授
C.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 旧:过去
D.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鞫:审问
B [B项,受:学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其先自琅琊南度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①为江左冠族 ②公为我献之
C.①方庆随之卒业 ②蚓无爪牙之利
D.①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A [A项,均为代词,他的。B项,①动词,表判断,是;②介词,替,给。C项,①代词,代“希古迁为太子舍人”这件事;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D项,①代词,……的人;②用于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例句:始家咸阳焉
A.妙尽璇机之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