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题,约27020字。
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3月阶段性检测(二)语文试卷
2020.03.2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诗人在诗词韵律中搭建自己人生的亭台楼阁, ▲ 时自成风景、 ▲ ,赋闲时以逸待劳、守静待动,逆境中 ▲ 、不与乱世争英雄,不失为一种人生韬略。
A.畅快 各领风骚 养精蓄锐 B.畅达 各领风骚 韬光养晦
C.畅快 各行其是 养精蓄锐 D.畅达 各行其是 韬光养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义、词义辨析。解答本题只要根据语境对词义进行分析,看是否适合语境的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解答】畅达:通畅;顺畅;犹显达。畅快:舒畅快乐。此处与“赋闲”相对,用“畅达”,取其“显达”意;
各领风骚:各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作为。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此处与“自成风景”并列,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应选“各领风骚”;
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此处与“逆境中”“不与乱世争英雄,不失为一种人生韬略”进行衔接,表达了“韬光养晦”之意;
故选:B。
【点评】词义的辨析:
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词义轻重不同,范围大小不同,适用对象不同,语体色彩不同,感情色彩不同,语法功能不同,词义侧重点不同,主动和被动不同,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等几个方面。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走不多远,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 ▲ 使这盛夏的夜晚充满了纷扰和骚乱。
①但都像盖了一层轻纱似的朦朦胧胧。
②公路两边庄稼地里的无名小虫和东拉河里的蛤蟆叫声交织在一起,
③把清淡的光辉洒在山川大地上。
④万物顿时又重新显出了面目,
⑤不过,快要满圆的月亮从东拉河对面的山背后静悄悄地露出脸来,
⑥暑气消散了,大地顿时凉爽下来。
A.⑤③①④②⑥ B.⑥⑤③④①② C.⑥⑤④①③② D. ⑤③④①⑥②
【
3.对下面一段话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 也当作耳边风。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A.年轻人与老年人都敢于表达意见,但没人耐烦听取和采纳。
B.年龄越大,言论越自由,说话越能得到听众的认可和喜爱。
C.中年人处事多权衡轻重利弊,常不愿说出与众不同的言论。
D.说者有意,听者无心,虽言论入情入理,但听者多不耐烦。
4.下列对右图漫画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事实背后隐藏的真相,往往超乎想象。
B.要有睿智的眼光,透过现象看清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