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20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的封建社会现实。
  2、理解课文运用情节的展开凸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知识和训练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以及学生作文中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弊病,从而对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专题分析。
  教学重点:
  情节与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
  教学方法:
  专题探究法,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由“浒”字读音引出《水浒传》。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文学知识(结合注解1):
  1.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关于《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三、初读课文,重点词语:
  赍发:jī资助    赏赉:lài赏赐    玷辱:diàn  rǔ使蒙受耻辱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恁:nè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
  按酒:指下酒的肉菜    理会:1照料,处理;2注意,理睬;3交涉
  庇祐:bì   yòu保祐掇:duō搬,挪动  酒馔:jiǔ  zhuàn下酒的饭食。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2、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文后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