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一).doc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二).doc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六).doc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三).doc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四).doc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五).doc

  高三每日一练(一)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与之,字正子,少卓荦有奇节,不远数千里游太学。绍熙四年举进士,广之士由太学取科第自与之始。授浔州司法参军。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与之曰:“小民计出仓猝,忍使一家转徙乎?况故杀子孙,罪止徒。”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朱崖地产苦橙,民或取叶以代茗,州郡征之,岁五百缗,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违老,民尤苦之。与之皆为榜免。其他利病,罢行甚众。
  召为秘书少监,军民遮道垂涕,与之力辞召命,竟还。将度岭,趣召不已,行次池口,闻金人至边,乃造朝奏:“今边声可虑者非一,惟山东忠义区处要不容缓。”前后累疏数千言,每叹养虎将自遗患。升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未几,成都帅董居谊以黩货为叛卒所逐,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大扰。与之以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至即帖然。先是,军政不立,戎帅多不协和。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召为礼部尚书,不拜,便道还广。蜀人思之,肖其像于成都仙游阁,以配张咏、赵抃,名三贤祠。理宗即位,累迁,皆力辞。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帝览奏嘉叹,趣召愈力,控辞至十有三疏。嘉熙三年,乃得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自领乡郡,不受廪禄之入,凡奉余皆以均亲党。薨时年八十有二,遗戒不得作佛事。累封至南海郡公,谥清献。
  (选自《宋史•卷四百六•列传一百六十五》,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
  B.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
  C.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
  D.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立太学始于西周,入太学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A学”。
  B.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与“吏、户、礼、兵、刑”并称为六部。
  C.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台(纪念堂),与庙相似,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D.控辞即请求辞免,古人请辞的说法很多,比如乞骸骨、致仕、挂冠、下车等,原因不一定就是年老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与之勤奋学习才华出众,更开创了广东学子从太学取士的先河,在之后的任职中多次被委派到南方地区,造福当地百姓。
  B.崔与之认为对仓促间失手将富豪打死的百姓应从轻发落,因为富豪拖欠百姓
  ……
  高三每日一练(2)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沈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顗:y)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曰:“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襄阳地接边关,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以旧宛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捍,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场。以亮为南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皆纳赋调,有数村狡猾,亮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蠲:jun,免除)养。耆年老齿,岁时有饩。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
  郡界有古时石堨(堨:è,堰),芜废岁久,亮籤世祖修治之,曰:“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世祖许之。又修治马人陂,民获其利。在任四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诞镇襄阳,复为后军中兵,领义成太守。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二十七年,卒官,时年四十七。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B.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C.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D.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是汉代公卿或州郡自行任用掾属的制度。东汉时地方长官有权直接辟用士人。
  B. 耆年,即高年、老年人,古时称六十岁为“耆”,六十岁以上可称为“耆年”。
  C.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职责之一是推行人伦教化。
  D. 太祖,古代开国之主、国家奠基者的特定谥号,是继承帝位的子孙对其的尊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亮为官尽责,直言进谏。会稽太守孟顗在郡里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因此被罢官。后沈亮因
  ……
  高三每日一练(6)
  (10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塘避暑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
  【分析】(1)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句意,抓住关键词具体分析。
  【解答】(1)D.“愁苦又涌上心头“错,尾联的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胸襟。
  (2)首联描写在林塘消夏,荡涤了暑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