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480字。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往事不堪回首,纵然回首,心中迷茫悲凉,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感受。李商隐《锦瑟》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就表达了这种感受。
  荀子《劝学》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强调就算是好马也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可见学习要有恒心。
  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社神的鼓声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诸葛谼田家壁
  贺铸
  晚度孔明谼,林间访老农。
  行冲落叶径,坐听隔江钟。
  后舍灯犹织,前溪水自舂。
  无多游宦兴,卜隐幸相容。(【注】诸葛谼(hóng):地名,在乌江北八十里,与江南石头城相望,当以诸葛亮而得名。谼:深沟、大谷。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诗歌开头“夜访”在诗里不过是提供背景的过场,诗人着意要让读者倾听的,是他自己潜思默运多时的心声。
  B.灯下夜织,水碾舂米,这些画面唤醒了诗人内心的企求,有似陶渊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式的体认。
  C.一次可能是寻常的访问,在诗人笔下也会成为观照内心波澜的契机,在新颖独特的素材之中,蕴蓄着深长隽永的诗味。
  D.尾联诗人看到此地环境是如此静谧,民心是如此纯朴,明言自己倦于宦游、企望归隐的意愿。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无诚不行①信,是一种行为验证,然而“诚信”这个词,“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是内心自觉。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
  ②所以孔子论诚信,为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加了一句令人惊愕的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言就必须要信守,做事就必须要坚决,这并非君子所为,而是没有判断能力、不问是非黑白、浅薄固执己见的小人行径!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言行一致并不一定代表诚信品格? --在孔子这句话里,就涉及了“诚”的重要性:假如被迫做出的承诺不是本心所愿,假如一时糊涂的约定不是正义所为,那么还要去义无反顾地践行它吗?假如对坏人做出了违心承诺,假如做坏事顺从了错误约定,这些权宜之计、这番歪理邪说反倒要如约信守吗?当然不是!
  ③对孔子这句惊人论断,孟子就深以为然,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孟子》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唯有正义存在,才能心正意诚。
  ④所以宋人晁说之就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人无信不可立,心不诚更不能行。不讲首要的诚心实意,仅凭“信”的结果来衡量人品未免会有失偏颇。没有心之诚在前,信之行就成了刻板的教条、拘泥的桎梏、僵化的思维、固执的行径、不情不愿的强迫、形式主义的空洞。
  ⑤《大学》里论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能秉真诚之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