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20字。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文中有大量篇幅描述一些群居性动物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行为,与人类比较,说明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课文选自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著作《细胞生命的礼赞》,属于科普作品,教材编者也把它放在“自然科学小论文”单元,从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目的出发,体裁还是作为说明文较为妥当。学习它,重在积累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理念和精神。
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看,本文都是佳作。它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读者既可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以得到科学美感的熏陶。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把握生物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认识人类只有尊重生物,借鉴生物社会群体性生活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已经积累了比较全面的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必修三中也学过《动物游戏之谜》等知识小品文。他们对本课知识性、趣味性特点不会陌生。但本课运用了一些专业术语,欧式的翻译语言逻辑性强,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讽刺性幽默技巧,这都让学生对课文感到畏难。教学中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多读中引导学生攻克难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之情,获得人类生存的警示。
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组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勿勿,你是否注意过脚下的蚂蚁?也许我们所见到的蚂蚁也总在忙碌之中,我们仔细观察过它们的活动吗?有一个人就观察过,而且还对许多动物的集体活动做过研究。请看课文《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可结合课文注释适当作些补充(展示多媒体)。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