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40字。
第二单元 五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B.我由未免为乡人也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答案】C(A.“亡”通“无”。B.“由”通“犹”。D.“畔”通“叛”。C.很可能误以为“罔”通“网”,其实“罔”本身就有陷害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B.俯足以畜妻子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答案】C(C.“秋毫”都是指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A.“恒心”古义指守道不变的善心,今指长久不变的意志。B.“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指男人的配偶。D.“故事”古义指旧事,前例;今多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两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CD(C、D两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第二个“老”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如有一朝之患
C.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D.未之有也
【答案】D(D.代词,这样。其余三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5.下列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分别用三种不同的作战结果阐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B.孟子强调“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要依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说明孟子认为加强国防力量,并不能阻止别国的侵略。
C.孟子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指那些实行仁政,站在正义方面的君主,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而违背正义,不施仁义的君主必陷于孤立。
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是天下的老百姓都会拥护,老天爷也会帮忙,战争所必需的三个要素都会具备。
【答案】B(B.孟子的意图在于说服统治者施行仁政,说明实现人和的重要性)
二、课内阅读
阅读“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完成6~9题。
6.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不敏:不聪慧,不通达
B.俯足以畜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