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950字。

  2020年湘赣皖十五校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胜景之一。《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黄州文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B.颔联中的“犹”是“依然”的意思,该诗以橘来衬托出风雪对万物的摧残。“欲”字是想象之辞,摹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情状。
  C.颈联触景生情,用“归雁”而生乡思,难以成眠;用“物华”多换而感时伤怀,真切地表达了被贬伤感之情。
  D.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与首联有呼应效果。
  儒家诗教讲求“哀而不伤,愤而不怒”的中和之美,本诗是如何做到“愤而不怒”的?请做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谓“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华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圣典”或“元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