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2-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10-语基+语用+实用类.doc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2-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doc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4-语基+语用+实用类.doc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5-语基+论述类+诗歌+名句.doc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7-语基+语用+论述类+诗歌.doc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9-语基+语用+文学类.doc
组合强化练2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时间:45分钟 赋分:45分)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地思考却有 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唯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 ,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B.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C.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D.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B.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D.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B.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
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一环重要的引才政策,也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二、语言运用
4.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说明如何修改。(5分)
通 知
各位家长:
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兹定于2018年3月30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传达今年高考改革的形势,通报第二次模拟考试情况,与大家磋商高考冲刺复习事宜。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3月25日
……
组合强化练5 语基+论述类+诗歌+名句
(时间:33分钟 赋分:33分)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一个理想的受过教育者,不一定要 ,而只需明辨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的,何者是可憎的,即在知识上能鉴别。
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满装历史的事实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则是完全错误的人。我曾遇见过这一类的人,他们在谈话时,无论什么题目,总有一些材料要发表出来,但是他们的见地,则完全是可笑可怜的。他们的学问是广博的,但毫无鉴别能力。( )。一个 的人,或许很易于写成一部历史,但在论人和论事时,竟是只知依人门户,并无卓识。这种就属于我们所谓缺乏知识上的鉴别力的人。
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这就所谓是我们鉴别力。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他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一个人在成人时,他的四周必有 的诱惑,如名利诱惑、爱国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便秘症能引起暴躁的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 。当一个人有错误时,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就算得上博学,而鉴别力则是艺术的判别问题
B.博学不过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鉴别力则是艺术的判别问题
C.博学则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鉴别力不过是艺术的判别问题
D.博学不过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艺术的判别则是鉴别力问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汗牛充栋 博古通今 五花八门 莞尔一笑
B.汗牛充栋 锦心绣口 五光十色 付之一笑
C.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五花八门 付之一笑
D.学富五车 锦心绣口 五花八门 莞尔一笑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所以一个人真有学问,其实就是善于辨别是非,这就所谓是我们鉴别力。
B.所以一个人真有学问,其实就是善于辨别是非,所谓这就是我们鉴别力。
C.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就是一个人善于辨别是非,其实这就所谓是我们鉴别力。
D.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鉴别力。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9分)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
……
组合强化练10 语基+语用+实用类
(时间:32分钟 赋分:32分)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 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克隆猴“中中”和它的妹妹“华华”在中国诞生!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 ),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 ,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但一直没有攻克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 ,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学的这个难题。科研团队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出大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这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说,克隆猴的成功,将为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 的光明前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后,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B.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C.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D.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表明了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996年,自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
B.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
C.1996年,自第一只“多利”克隆羊诞生以来
D.自1996年第一只“多利”克隆羊诞生以来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毫无二致 按部就班 跋山涉水 前所未有
B.毫发不爽 循序渐进 劈波斩浪 空前绝后
C.毫发不爽 按部就班 跋山涉水 空前绝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