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9890字。

  岳阳市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语 文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夏敬观以为苏东坡有一类词,是天风海涛之曲,而中多幽咽怨断之音的,那是他最
  好的词。至于豪放激荡的词,乃其第二乘也。
  苏东坡的词摆脱绸缪婉转之态,举首高歌,写了浩气逸怀,这对于词是很大的开拓。可是,在当时很多人不承认他这种风格,说他好像是教坊雷大使之舞,虽然跳得很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因为词自五代《花间集》以来,都是写闺房儿女的,而苏东坡所写的是“大江东去”之类的词,因此被认为不是本色。他的词是词的发展史上把词诗化的一个高峰。可是,词毕竟是词,不管他写了多少豪杰的壮志,他最好的词,都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要把浩气逸怀结合了词的曲折幽微的特点,这才是他第一等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的地方比较多;《满庭芳》也使大家感动了,但都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苏东坡在新党当政时曾被迁贬,下过乌台狱,几乎被处死,被迁谪到黄州。后来,新党失败了,旧党上台,苏东坡被召回朝廷,他与旧党司马光虽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论政之间,他不苟且随声附和。一个人一定应该如此,该放过去的放过去,该持守住的持守住。
  他既然与旧党的人论政不合,于是出官到杭州。后来又被召回汴京,《八声甘州》就
  是离杭回汴京时写的。你看他这首词: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写得真是很好,有超越的一面,也有悲慨的一面。那多情的风卷起钱塘江潮涌来,
  又无情地送潮归去,宇宙万物都是如此的。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钱塘江上,西兴浦口,有多少次的潮去潮回,有多少次的日升日落。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我们不用说今古的变化,就是宋朝党争之中,有多少人起来,又有多少人倒下去了。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现在我年岁已经老大了,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忘机”则是说把得失荣辱的机智巧
  诈之心都忘记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豪放的词虽然也是天风海涛之曲,有点幽咽怨断,但仍然是他的二流作品,像《八声甘州》这样的词才是最好的词。
  B.苏轼豪放的词虽然开拓了词的内容和意境,但在当时没有人认可,因为内容太刚烈,就像教坊雷大使跳舞。
  C.苏轼对新旧两党都不随声附和,都不讨好,是因为他太豪放太刚烈,不能随机应变,这就是他在《八声甘州》里写的“白首忘机”的性格。
  D.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这几句词说明苏轼对自己从杭州调回汴京,并没有特别欢喜之情,对自己的前途并不十分看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开头援引了夏敬观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B.本文第二段论述了苏轼的豪放激荡的词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词。
  C.本文第三段介绍苏轼的经历,与本文的中心论点无关,可以删去。
  D.本文通过论述词的本色的概念,并采用了举例和对比的手法,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观点。结尾总结了全文,并与开头照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苏轼的《念奴娇》《满庭芳》这样的词是他词作中的二流的作品,是因为这样的作品在艺术技巧上不够本色。
  B.作者主张词要本色,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词毕竟不同于诗,不宜写得过于豪放激荡。
  C.苏轼的《八声甘州》开篇两句“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之所以写得好,除了有超越的一面,也有悲慨的一面。
  D.苏轼的《八声甘州》代表他词作的最高成就,是因为这首词能将博大与悲哀相结合,能将天风海涛之曲与幽咽怨断之音两种风格相糅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