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00字。
《谏逐客书》知识梳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战国末年 楚国 上蔡(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秦朝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被秦王政任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李斯上《谏逐客书》反对驱逐客卿,为秦王政所采纳。他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与王绾、冯劫尊秦王嬴政为皇帝,被任为丞相。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并完善了秦朝的制度;他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实行郡县制等政治主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二、字词梳理
(1)李斯:(?一前208),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荀子的学生,入泰为客卿,前237年,秦王嬴政接受宗室大臣建议,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作此书劝谏,为秦王采纳。
(2)缪公:即秦穆公。
(3)西取由余于戌:由余,原为戎王的臣子,后入秦,为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4)东得百里奚于宛:百里奚,原为虞大夫,虞亡时为晋所俘,作为晋献公女陪嫁之奴入泰。后逃亡到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地,为楚人所俘,秦穆公知道他有才能,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授以国政,号“五羖大夫”。
(5)迎蹇叔于宋:蹇叔,百里奚的明友,有才能。因百里奚举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
(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丕豹,晋国大夫丕郑之子,丕郑被晋惠公杀死后,丕豹投奔秦国,被秦穆公委任为大夫。公孙支,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来,招致,招揽。
(7)并国二十: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益判十二,开地千里”、这里称“二十”是言其数日之多。并,吞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