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古代诗歌鉴赏(4份)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古代诗歌鉴赏(一).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古代诗歌鉴赏(二).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古代诗歌鉴赏(三).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古代诗歌鉴赏(四).docx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古代诗歌鉴赏(一)
清单一 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常见的诗人形象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体现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着“泣”字与“湿”字,极大地丰富了诗人的形象。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明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4)爱惜人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鉴赏其他文学作品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
2.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也就是常说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很多传统的意象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①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
……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古代诗歌鉴赏(二)
清单二 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又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含蓄隽永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间天各一方的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3.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好的愉悦感。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因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即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这种风格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