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70个字。

  考点: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要注意的几类词:
  善看介词、数清否定词、巧辨并列词、牢记双面词、明确数量词
  一、语序不当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成分及顺序是:(定)主语+ [状]谓语〈补〉+(定)宾语
  1、定语位置不当。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状语位置不当。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4. 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应该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例如: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例如: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3)缺宾语。例如: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1)主语赘余。例如:我班学生,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2)谓语赘余。例如:按照民主程序,他们选出了自己信任的村长,负责掌管全村的行政事务。(“负责”与“掌握管理”内容重叠,删去其一。)
  (3)宾语赘余。例如:我们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删去“的距离”。)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例如:同学们喜欢朱自清《春》的原因是因为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的原因”和“是因为”杂糅在一起。)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