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5题,约5990字。

  语  文(二)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从1979年《雕花烟斗》第一次获奖,四十年来,冯骥才笔耕不辍,他的笔尖书写市井民俗的歌谣,他的双脚沾满古老村落的尘泥。
  B. 姜昆在 “文代会系列”访谈时说,我们评价相声的标准就是让老百姓笑。通过笑,让大家明白什么道理,要针砭时弊。
  C. 季羡林在《意匠惨淡经营中》提到:“杜甫有一句很有名的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他作诗惨淡经营之艰苦。”
  D. 公安人员将他带走时,他面对铁一般的证据,依旧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人们不禁为这个小伙子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安全感。
  B. 通过更健康的模式、更好的监管,让新业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能让更多消费者放心消费,促进消费的蛋糕越做越大。
  C.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
  D.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共有5386家活跃的人工智能企业,其中约22.1%来自中国。
  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瞬息万变、百舸争流。我们要      、       、       ,既用望远镜,准确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又用显微镜,聚焦人工智能与实际需求相契合,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必将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A.  科学应变    准确识变    主动求变
  B.  准确识变    主动求变    科学应变
  C.  主动求变    科学应变    准确识变
  D.  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4. 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B.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所以现在我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你宽恕我。
  C.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D.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我已经做了这篇志,五年后,我的妻子从娘家回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开篇,作者用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作者便层层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
  B. 作者通过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对于南方生活的厌烦。
  C. 作者通过自比黄花,不仅表达了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