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9800字。

  山西省阳泉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黒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点开微信小程序,动动手指,莫高窟精美绝伦的壁画在眼前次第展开。遇到心仪的洞窟,手动标记“想去”,方便日后参观实地“翻牌”。为配合疫情防控,敦煌莫高窟暂停开放,但通过敦煌研究院与腾讯等共同打造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指尖轻触方寸屏幕,就能遨游千里之外的文化遗产胜地。
  此次合作是腾讯2018年首次提出“新文创”以来的一次新探索。“新文创”是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内容上厚植人文精神,形式上注重新科技与文旅体验的多重互动。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这为“新文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值得深入挖掘。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新文创”大有可为。
  “新文创”能对海量文物资源进行线上编码,转化成更适合广大观众欣赏的文化产品。以“云游敦煌”为例,它不是将洞窟中的所有内容简单地复制、堆砌。千年莫高留下的4.5万平方米壁画、两千多尊彩塑,并不都适合手机呈现。只有色彩饱满、造型完整、故事丰富的壁画,才适于线上展示,并通过编辑加工,成为“网红”产品。
  “新文创”强调的人机互动,方便观众与文物、遗址建立跨时空的“超级链接”。过去游览博物馆或文化古迹,观众更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机构安排什么看什么,导游讲解什么听什么,买回家的纪念品也很容易被遗忘。新文创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局面。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全国8家知名博物馆登上淘宝直播平台,迎接八方游客“云春游”。敦煌研究院从事壁画临摹的专家通过直播介绍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讲解员则化身“带货”主播,推荐带有敦煌元素的文创产品,现场演示九色鹿丝巾的戴法,讲述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网友可以与主播互动,咨询问题,依据喜好订制个性化产品。直播带着温度与情感,重新定义了观众与文博机构的关系。
  “新文创”是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闭环,除了线上服务,还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线下体验。如何打破次元壁,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连接现实生活,需要更多思考和探索。“云游敦煌”未来还将探索智慧解说、商品支付等新体验。惟其如此,线上线下才能形成联动效应,构成完整的产业链。
  应该看到,在整个文博领域,“新文创”尚未形成规模。除了故宫、敦煌等先行者之外,更多文博机构还需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拥抱新技术,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更多地走进大众生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住观众脚步,文旅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同时也刺激了在线服务的发展,为“新文创”带来机遇。希望业内人士面对新形势能快速反应、大胆创新,借助“新文创”的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迸发出灿烂光彩。
  (摘编自康岩《“新文创”赋能文化造产》,人民日报2020年3月3日)
  1.下列对原文“新文创”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文创是腾讯公司在2018年首次提出的以IP构建为核心的一种文化生产方式。
  B.“新文创以民族文化遗产为依托,在线上对海量文物編码,将其转化为“网红”文化产品
  C.新文创”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大胆创新,强调建立人机多重互动的跨时空“超级链接”。
  D.“新文创打破观众被动游览的状态,使观众与文博机构之间形成互动和谐的新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总体上采用递进结构,由一个微信小程序引出论题,然后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
  B.文章第3自然段运用举例论证,阐述了“新文创"线上编码转化文化产品的局限性。
  C.文章从线上编码,人机互动线上线下联动等三方面,论证“新文创”赋能文化遗产
  D.文章以新冠疫情下文旅行业受到考验为背景,呼呼业内人士助力“新文创”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点开小程序“云游敦煌就能遨游敦煌莫高窟,表明“云游览”比实地游更方便、更有趣,更有发展前途。
  B.民族文化遗产为“新文创”提供丰富资源,“新文创”为文化遗产活起来赋予动能,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C只要打破次元壁,探索智慧解说、商品支付等新体验,“新文创”就能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D.“新文创”在文博领域的发展规模,取决于文博机构能否抓住新冠疫情带来的机遇,加
  大开放力度,积极参与。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