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10+2790字。

  专题06 名句名篇默写(精讲精炼)
  复习风向标:
  1.以理解性默写为主要考查题型,注重名篇全篇的背诵,尤其重视对必背篇目的全面理解和对名句的准确理解之后的识记。此种考查方式与以往以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方式相比,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而非单纯识记能力。2.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句子,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反映传统美德的句子。
  解题技巧:
  四种方法帮你选准句:(一)意义还原法:某些名句填写的情境提示就是对名句的意义解释或翻译,我们把语句的意义或翻译还原到“古文”或诗句即可。(二)位置检索法:部分名句填写的情境给出了所填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根据提示检索原文,就可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三)意象定位法:一些名句填写的情境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点意象(人、事、物等),根据这些意象可准确定位所填名句。(四)技巧推断法:部分名句填写的情境点明了所填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比如“侧面烘托”“正面描写”“反衬”等,我们借助这些手法加以推断联想,就可找到所填名句。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高考真题:
  1.(2019•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昳、覆、袅、缕。
  2.(2019•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专题06 名句名篇默写(专项训练)
  1.(2020•重庆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气败坏的环境,在发出优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去,皓月朗照下湖面波光粼粼明月倒映水中的景色。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句与感叹生命的短暂形成对照,引出了下文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描写。
  【答案】  (1)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2)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3)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溘、跃、璧、羡。
  2.(2020•辽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___________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____________ ”的观点相照应,论证严密。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与男子在结婚问题上产生分歧后,她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原因,再将婚期定在秋天以平息男子的愤怒。
  【答案】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圣人无常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语境提示:(1)中“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欢乐场面”对应“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中“孔子从师”对应“圣人无常师”,“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与“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观点相照应;(3)中“解释原因”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