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1970字。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9.10)
命题:桐乡第一中学
审题:回浦中学 澄潭中学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追根溯(sù)源,中国散文的祖父祖母,并非文学,而是历史和哲学,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也就是说,中国散文的传承基因,浸有历史的骨血,含有哲学的精髓(suǐ)。
B. 今年“诚信春运”给“车闹”“霸座”等行为人戴上“紧箍(kū)咒”,各地加大春运期间信用惩(chéng)诫力度,及时公示违规失信行为,让他们“一次失信,处处受限”。
C. 寒冷的冬夜,羁旅异乡的人,用小刀缓缓削(xuē)着一枚风干的荸(bí)荠,渐渐露出瓷白的果肉,少时在水田里挖荸荠的回忆也渐渐走拢过来,与炉火一起驱散些许心中的乡愁。
D. 在字里行间,穿越纸背的是典雅与豪气,一切都沐着阳光,融着祈愿,向着美好,一切都清新明朗,深挚隽永,难寻一丝一毫的矫(jiāo)揉造作,没有片言只语的自怨自艾(yì)。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本题中,B项箍(kū)应为gū, 惩诫应为“戒;C项削(xuē)着应为“xiāo”;D项矫(jiāo)揉造作应为jiǎo。故选A项。
【点睛】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历史剧离不开现代视角。任何一部历史剧都是对现实的观照,是为了通过回望昨天烛照现实。
【甲】比如反应早期革命史的作品,大都浓墨重彩地叙述着一个主题:对理想信仰的坚守。这也给今天的人们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
毋庸讳言,当下的历史剧创作与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不少差距,也凸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乙】甘为市场的奴隶、被金钱绑架的创作,“一味追逐市场和沾满铜臭味”的“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依然存在于文化市场。有的作品在表现历史时一味追求娱乐效果及商业利益,见事不见史,甚至以游戏态度亵渎历史,颠倒黑白,混淆美丑。【丙】有的将严肃的历史话题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小品化,让诉说变成了“戏说”,历史写成了“秘史”。倘若陷于这种娱乐化沼泽中,历史剧只能沦为流行文化的附庸,被市场绑架,失去它最本质的功能。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反应
B. 浓墨重彩
C 凸现
D. 甚至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杭州市建设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早日实现项目竣工交付,加快建设交通更通畅、环境更宜居、配套更完善的美丽杭州。
B. 近日,宁波银行正式开办柜台债业务,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宁波银行网点可以进行国债、国开债的认购和债券交易,此外,后续债券交易品种和交易渠道还有望进一步增强。
C. 北美作为西欧新兴资本主义在海外的“新试验场”,它跳跃式地越过常规的历史阶段而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创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创造了“美国奇迹”。
D. 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不错,可对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