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话题<br>
准确领悟“诗家语”<br>
——诗歌类话题作文写作导引<br>
湖北 胡 平<br>
【小 引】<br>
根据话题作文所提供材料的体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新闻类、寓言类、诗歌类等不同类别。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细化审题训练,让我们根据材料的不同体裁、不同特点来准确领悟材料的意思,把握材料的主旨。如果材料是诗歌,那么你首先还得懂“诗家语”,读懂诗歌。先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br>
<br>
【题 目】<br>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br>
有一首诗写道: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br>
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范围之内。<br>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br>
<br>
【提 示】<br>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br>
诗歌语言大多含蓄,其含蓄性主要体现在描绘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歌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为优先考虑的方向。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坚强等等。<br>
这道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一首现代散文诗。虽然语言使用的完全是现代汉语,没有出现变形现象,但其意象却是颇具象征性的。“脚印”并非实指脚在地上踩踏出的痕迹,而是指人生历程。“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是用童年时代“捡拾野果”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指代一个人的整个青少年时代,这句诗的意思是回顾青少年时代的人生历程;与此相对应,下一句“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意思是回顾中老年时代为生活为事业而忙忙碌碌的人生历程。“有朝一日”说的是将来,即等到总有一天我们老了的时候。<br>
整首诗字面意思是: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总有一天会回顾自己的人生里程。如果认识到这一层,还只能算是看懂了一半,因为它留给我们思索的言外之意尚未发掘出来:我们应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