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12630个字。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年4月九年级线上模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1~5题22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皎洁、树影摇曳的美妙景象。
  (3) 《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了宋濂发奋苦学、不慕同舍生华丽衣饰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A.为什么大家带上口罩都变好看了?原因是“完形心理”或者“空想性错视”造成的。B.人类的大脑非常智能,当看到无意义、不相关的事物,也会下意识找规律感知为有关联的图像,脑补出完整的印象。C.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个人只露出半张脸时,大脑会擅自补完视觉没捕捉到的脸部轮阔,并且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去添油加醋。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应改为②应改为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印象(           )        ②捕捉(        )
  (3)文段A、B、C三句中有一句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2 分)
  错误句:                        
  修改意见:                 
  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个别不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一听说要隔离就气冲斗牛,认为这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B.大海混混茫茫,北戴河东山和西山之上浓绿- -片,真令人喜出望外。
  C.语言的发展使得许多汉字、词语的古义和现代的意义大相径庭。
  D.欣赏书画作品时,应感知整体美,在细节上吹毛求疵只会让我们丧失发于能力。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 -项是(3分) ()
  A.“迁”在古代指官职的变化,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王昌龄即贬官到龙标。
  B.古代常用特定的具体事物指代抽象概念,如“干戈”和“烽火”都代指战争,“汗青”代指史册,“须眉”代指女子。
  C.“垂髫”指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泛指幼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D.古人在姓和名之外还取字与号,如王维字摩洁,号摩诘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雞生。
  5.2020年4月10日河北省印发《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旨在引导市民养成健康文明的餐饮习惯。请阅读下面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图一:你是否支持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

  表二:你认为推行分餐制有哪些难点?

  (1)从上面的两个图表中,你分别获取了哪些信息? (2 分)
  答:                                                                             


  (2)除推行分餐制和公勺公筷制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养成健康文明的餐饮习惯?请提出两点建议。(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