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990字。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就让社会低估。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        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         。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         ,但却慢慢丧失了想象力。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蠢蠢欲动 灰心丧气 惟命是从
  B.薪火相传 跃跃欲试 灰心丧气 言听计从
  C.一脉相承 跃跃欲试 心灰意冷 惟命是从
  D.薪火相传 蠢蠢欲动 心灰意冷 言听计从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B.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3)“节日”是被人们赋予某种意义的特殊日子,并以相对固定的仪式或活动来纪念,因此也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情致意的时刻,下列节日、习俗、诗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上元节 吃元宵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B.中秋节 赏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除夕 放爆竹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乞巧节 穿针引线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二、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从概念到落地,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探索。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成为AI的起源地。其后,人工智能在上世纪经历了两波高潮和低谷。进入21世纪,大数据出现和深度学习崛起后,AI又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但就技术本身而言,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人工智能技术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