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题,约25150字。
淮安市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6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等待我们去战胜。 的女排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激发我们发扬好女排精神,在新的征程中赢得新胜利。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 力量,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以强大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 就能实现的。
A.蝉联 历久弥新 吸取 沸沸扬扬
B.蝉联 经久不息 汲取 沸沸扬扬
C.卫冕 经久不息 吸取 敲锣打鼓
D.卫冕 历久弥新 汲取 敲锣打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语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解答】(1)卫冕、蝉联:
卫冕:指体育竞中指蝉联冠军,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蝉联:指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因为根据语法,“蝉联”后需要接宾语,因此“卫冕”恰当。
(2)历久弥新、经久不息:
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经久不息:指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多用在鼓掌或欢呼时,代表着一种动作所受到欢迎程度。因此用“历久弥新”更恰当。
(3)汲取、吸取:
汲取:原指从低处取水,后喻指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因而侧来重于提取、取得。吸取:吸收采取。“汲取”一般只用于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小;“吸取”可用于抽象或具体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自另外,“汲取”是书面语,口语中一般不用;“吸取”则书面和口语都可用。本文属于书面语,用“汲取”更恰当。
(4)敲锣打鼓、沸沸扬扬: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輿论宣扬。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沸沸扬扬多作定语,在原文中不恰当。
故选:D。
【点评】积累常见的近义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只有中华文明。这个历史事实,以前当然也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漫长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很让人费解。
①中断和湮灭太正常了
②而是为中华文明震撼
③这种震撼中并不包括自豪,更多的只是惊讶
④不是为它们震撼
⑤而既不中断也不湮灭,却是异数中的异数
⑥但是这次把别人家的遗址全部看了一遍,才产生全身心震撼
A.③①⑤⑥④② B. ⑥④②③①⑤ C. ③④②⑥①⑤ D.⑥①⑤④②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
【解答】文段主要阐明中华文明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缘由。
⑥的“但是”与空格前“以前当然也知道”构成转折,衔接紧密;④②因“不是……而是……”紧密相连,③“这种震撼”与②“中华文明的震撼”衔接;①⑤构成转折关系,⑤与后文“让人费解”紧密衔接;据此可排除A、C、D三项。
故选:B。
【点评】抓住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选择。
3.下面四首唐诗,各描写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②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
③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④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A. ④①②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①③④②
【分析】该题考查排序,高考能力层级为:E.排序题可以先把握基本内容,然后初步分层归类,再进行连缀排序,最后检查调整,确定顺序,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办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