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7道题,约6450个字。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27小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满分为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12分,每空1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2)                    ,此地空余黄鹤楼。
(3)                    ,只缘身在最高层。
 (4)莫道水不消魂,帘卷西风,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6)将哲理寓含在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描写之中,这是陆游《游山西村》写作的一个特点。请写出该诗中能反映这一特点的两个句子:                    ,                        
(7)“感动中国”(2004年)人物之一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除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颁奖词语)她“                      ,                        ”(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诗句填空),是我们学习的新时代的楷模。
(8)请从你的古诗积累中写出一个与“登高望远”有、关的完整名句:
                            ,                                 。
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文后题目。{3分)
    ①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快速阅读成为人人应都具备的素质之一。②快速阅读,就是训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并对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估价。③这种课型由定时阅读开始,逐渐增加阅读速度,由每分钟400字逐渐增加到700字以上,并让学生在速读的基础上进行直觉的概括分析,形成他们快速的反映能力。
  (1)第①句有语病,应改为:                                                     。
(2) ②句和③句中各有一个错字,请改正。
    ②句:          字应改为       ;  ③句:     字应改为        。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鼓励子女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是好事,为此就要保持他们的童心,尤其是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让他们从“数学奥林匹克”的题海中跳出来,让他们                                            ,
让他们                                              ,……一句话:永葆童心!
4、下面是2006年元月10日《信息日报》的一则消息,请给它拟写一个标题。(2分)
    据新华社电  引人关注的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9日在京揭晓。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和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院士共同获此殊荣。至此,我国已有9位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七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
拟写的标题:                                                   
5、阅读下列图表,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用文字数字简要概述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的发展走势。(1分)
  答:


(2)读此表后,你有何感受?(2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8题。(6分)
赠从弟①
魏·刘桢
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④,终岁常端正⑤。
岂不罹凝寒⑥?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从弟:堂弟②亭亭:耸立的样子③瑟瑟:风声。谷:山谷。  ④惨凄:寒冷
严酷。  ⑤端:端直刚正。⑥罹(1i):遭受。
6、这首诗,前四句写松                                                           ,
后四句写松                                                           。(2分)
7、诗中赞扬松柏挺拔的诗句是                                               。(2分)
8、本诗运用了《诗经》以来惯用的托物言志的比兴手法,名为咏物,实为咏人,赞美了从弟怎样的品格?(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