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9300个字。
二〇二〇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运用(共19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他(伏尔泰)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jiù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近几年来,扬州对古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形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古运河风光带。
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阶段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许多外交难题自然就会山穷水尽了。
D为了面子,不少孩子在外一掷千金;而为了孩子,一些家长在家“一切从简”。
3、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5、填空(5分)
⑴《过零丁洋》写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
,。
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与常人“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4)塞外的秋景奇特异常,既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也有范仲淹的“,”的寒冷萧索。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
6、名著阅读:(2分)
今春逢圩,跟往时不大相同。往时逢圩山里人像赶“黑市”,出卖个山珍野味,毛皮药材,都要脑后长双眼睛,留心风吹草动。粮食、茶油、花生、黄豆、棉花、苎麻、木材、生猪、牛羊等等,称为国家统购统销的“三类物资”,严禁上市。至于猪肉牛肉,则连社员们自己一年到头都难得沾几次荤腥,养的猪还在吃奶时就订了派购任务,除非瘟死,才会到圩场上去卖那种发红的“灾猪肉”。
以上文字选自(人名)的《》,小说描绘了的社会风情,以女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秦书田、王秋赦、李国香等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示了历史转折期政治风云和乡镇生活的变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