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60字。
2020届湖北八校联盟5月联考组合材料作文(话题:行善)导写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水者。
材料二
“大眼睛”姑娘苏明娟是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在求学、成长的过程中,曾得到好多好心人的帮助;长大后,她将爱心传递。2005年参加工作后,她将人生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每年定期捐款,从未间断。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后,世界上多个国家向中国伸出援手;疫情爆发成为全球态势后,中国用时向多国提供援助。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要得作。
审题评析
该作文的原材料由三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是个文言小片段,在材料作文中加入文言文,2019年江苏卷出现过,显得厚重有底蕴。这则名为“子路拯溺”的小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微》。意在鼓励乐于助人的人。此处意在倡导善有善报,付出就应该得到回报。
第一则:善行需要激励,行善者当有善报
材料二的主人公苏明娟是中国希望工程标志性人物,她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当年无数人为她献爱心,成就了她如今的锦鲤人生,她心怀感恩,并力尽所能将爱心传递下去。
第二则:善行需要传递,受善者理应扬善
材料三和2020年最大事件“抗疫”有关,湖北大考作文命题不会也不应脱离这一宏大背景,2020年全国卷一作文也难以避免和新冠疫情产生交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疫情爆发,世界援助中国。中国的上半场,世界的下半场。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中国心怀感恩开始海外支援,用"中国温度"温暖世界。
第三则:善行不分民族国界,世界需要爱与感谢
三则材料综合来看,无论古代、现代,不管国内国外,从个人到集体都推崇善行,践行善举。正所谓,岁月不居,善道永存;灾难不止,爱心不灭;善是古今社会最温暖的砝码,爱是人类世界都通用的语言……
作文的情境限制和驱动认为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并未要求综合立意,可以从一则材料立意也可以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