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070字。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帝国的建立是法家学说在实践上的成功。比较而言,秦国的改革在当时各国中进行得相对较晚,但却最彻底。东方的齐国改革较早,在春秋中期齐桓公的时候就开始,所以国家较早强盛起来。晋国、郑国在春秋时期也进行了政治改革。但是,在所有诸候国家的改革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改革像秦国的改革那样系统和彻底,那样具有革命性。为什么较早改革的国家没有较晚改革的国家成功,先驱者反而被后来者战胜?这曾经是一个历史之谜。我们认为谜底可能有三:一是改革越早历史包袱越重,受到的阻力越大,越不容易彻底;二是改革越晚可借鉴的经验教训越多;三是有了系统化改革理论的指导。在社会变革时代,在外部环境你死我活的条件下,法家学说是走向成功的理论利器。
秦帝国建立以后,继续推行了先前的法家政策,几乎把法家学说发挥到极致。秦帝国的君臣们没有理由改变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因为过去的经验已然证明法家学说的成功。也正因如此,秦帝国时期焚书坑儒,
确定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基本国策。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帝国做出了统一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建宫殿、抗击匈奴等前无古人的事业。所有这一切都在帝国建立后十几年时间内完成,政治、经济的建设成果令人叹为观止!正因如此,秦始皇信心满满地向世人宣布他的赢姓帝国将传承千秋万代。
然而事情的结局出人意料。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匹夫群起响应,庞大的帝国大厦轰然坍塌,秦帝国存在了不到二十年光景便灰飞烟灭,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人们彷徨困惑: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这是困惑汉初思想家的难题。人们最初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求真务实、富国强兵有错?但事实无情,答案摆在那里,不容置疑。错在哪里?痛定思痛,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反思,终于得出了答案。西汉前期贾谊的《过秦论》是这一政治反思的理论结晶。顾名思义,《过秦论》的宗旨就是论述秦帝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贾谊告诫人们,打天下和守天下策略不同,打天下需要法家学说和孙子兵法,守天下法家的学说不行,它激化社会矛盾,是亡家亡国之学!
为什么法家之学是亡家亡国之学?贾谊的回答并不彻底,他还没有看到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带来的社会长治久安。为了揭开秦帝国成败的真相,在《秦帝国政治模式分析》一文中,我们采用政治模型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秦帝国的政治环境条件、秦帝国政治模型的要素、秦帝国政治模型的效应,得出了两个层面的结论。第一个层面是具体的,指出秦帝国的一统强化了法家政治意识,这导致了极端的权力专断,极端的权力专断引致双重效果:行政的高效率与政局的不稳定。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完成是行政高效率的体现,国家的迅速崩溃是政局不稳定的恶果,而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国家的统一,间接根源是法家学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得出了第二个层面的抽象结论:政治意识的唯物化与国家的富强成正比,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成反比。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却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经验事实。
(摘编自张荣明《中华国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学说为秦国提供了系统化的改革理论,秦帝国的建立证明了这种理论的正确性。
B. 法家政策能在秦帝国建立后继续推行,与帝国君臣的惯性思维和保守思想密不可分。
C.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修驰道、筑长城等,休现出秦帝国行政的高效和政局的不稳。
D. 随着历史条件和治国目标的改变,法家学说由成功的理论利器变成了亡家亡国之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将秦国 改革和齐国、晋国、郑国的改革进行对比,论述了秦国改革成功的原因。
B. 文章列举秦帝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建设成就,论述了法家学说在富国强兵方面的作用。
C. 为了揭示秦帝国成败的真相,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其政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
D. 文章论述了法家学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过成败,体现了作者的历史眼光和辩证思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 作者对《过秦论》的结论并不完全认同,认为贾谊受到自身的历史局限,因此他的回答并不彻底。
B. 秦帝国采用法家政策依然是为了富国强兵的求真务实之举,但是在客观上导致了极端的权利专断。
C. 采用法家学说治理国家是政治意识唯物化的体现,可以带来国家的富强,却无法带来国家的长治久安。
D. 法家学说导致秦朝迅速灭亡,儒学带来汉朝的长治久安,但这并不能说明儒学比法家之学更为先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C项,从“秦帝国时期焚书坑儒,确定了以法为教、以史为师的基本国策”可知,焚书坑儒是确立法家政策的措施;从“秦帝国的一统强化了法家政治意识,这导致了极端的权力专断,极端的权力专断引致双重效果:行政的高效率与政局的不稳定”可知,行政高效和政局不稳是实行法家政策产生的结果。因此,至少焚书坑儒不是行政高效和政局不稳的体现。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2018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已超过200亿元,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真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这样的增长态势,与国外引进片的关系并不紧密,这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在2018年第一季度票房榜前十名中,国产电影上榜七部,且前五名均为国产电影,仅有两部好莱坞大片进入前十,而且只是取得了第八、第十的名次。将文化冲突和投资风险搁置一边,日益成熟与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