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4710字。

  语文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10页,其中问卷8页,答卷2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非选择题时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墨法观念差异的根源
  冯立鳌
  理论本位,是指一种学说的立足点、生长点或归根点,它指该理论产生与形成的社会基础。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具体来说,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政治学说, 关注血缘传承,看重礼仪祖制,守护家族利益,理论上归结到以社稷为本位,反映着当时仍居统治地位的世袭贵族阶层的思想理念。稍迟诞生的 !家学说,反映着当时社会众多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理论上以下层民众为本位。法家学说代表着正在成长中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进一步打造出了为权势君主个人服务的政治思想体系,理论上以权势君主为本位。
  从思想本位出发考察儒墨法三家各自的理论观点,其脉络联系和形成缘由就十分清楚了。比如,儒家冈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尊崇祖宗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祖的灵魂保持某种敬畏。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的家族传承意念。
  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提倡节用、节葬,以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 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 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
  法家韩非构建了以权势君主个人为本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权势君主个人意志的伸张。
  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对理想社会的设定不同,决定了三家在思想体系的诸多逻辑节点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等诸多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见解,也决定了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但无论如何,不同的思想理念及其内蕴要素都是为各自的理论体系、政治追求服务的,都与各自的生长根系有紧密的联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种学说要有立足点、生长点或归根点,这便是所谓的理论本位, 即该理论产生与形成的社会基础。
  B.儒墨法三家的社会地基不同,理论本位不同,因此才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
  C.儒墨法三家对理想社会的设定不同,决定了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
  D.儒墨法三家的生长根系不同,要服务的理论体系和政治追求不同,其思想理念及内蕴要素差异很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即提出理论本位的概念,然后从这个角度分析了儒墨法三家观念为何不同。
  B.中间—段是文章论证的重心,主要分析儒墨法三家理论观点的脉络联系和形成缘由。
  C.文章在论证儒墨法三家观念的不同时,都提到了道德观、圣人观、 人才观、鬼神观。
  D.文章最后一段从整体上评价了儒墨法三家学说的优劣,并再次强调三家观念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和墨家的相同点在于两家都倡导仁爱的思想,而法家则完全不同,它推崇权势与暴力。
  B.儒家提倡先圣崇拜是要守护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法家反对先圣崇拜是因为其漠视家族出身。
  C.小生产者如果有雄厚的物质财富和世袭的利益,可能就不会反对奢侈、提倡节用和节葬。
  D.只要能深入理解儒墨法三家学说代表的利益阶层的特点,就能完全把握各家学说思想的本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等11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瓶颈。当今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和社会领域延伸,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进入情境中,自觉地参与实践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选自《光明报》:《研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