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50字。
经典原文2 《老子》五章
◎走近先贤
道家始祖——老子
1.生平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退隐,最后不知所终,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晚年著五千言的《道德经》。
2.地位影响
(1)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
(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内核之一: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3)影响深远: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 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呈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发动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民,而老子身为周王朝藏书室的官吏,掌管史册典籍。作为一个史官,他从历史的角度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昔日的地主最终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衰亡。所以他不认为争强好胜是可以达到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
◎国学链接
[文学常识]
万经之王——《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被道教奉为主要经典。
1.演变历程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2.内容主张
(1)哲学思想
核心思想―→“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
“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的本源;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
精髓―→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2)处世哲学
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
(3)政治思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