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30字。
高中语文之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
1、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
A、15岁、20岁、30岁、4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
2、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
A、60岁 B、70岁 C、100岁 D、141岁
3、“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4、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 《左传》、 《战国策》、《史记》
C、《左传》、 《战国策》、《史记》、 《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 《汉书》、 《后汉书》
5、《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
A、仁、义、礼、智 B、经、史、子、集
C、诗、书、礼、易 D、礼、乐、书、数
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
A、《诗经》、《尚书》、《周易》和《春秋》
B、《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C、《国语》、《左传》、《礼记》和《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和《周易》
7、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其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