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10240字。

  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学习”作为一个词语,人们    ▲    ;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    ▲     。自古以来,学习就是思想家们    ▲     的主题。“学者,觉也”(《礼记•王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就是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的真义、学习的原则的经典性表述。
  A.耳熟能详  司空见惯  关注    B.耳闻目睹   习以为常  关心
  C.耳闻目睹   司空见惯  关心      D.耳熟能详  习以为常   关注  
  2.下列各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春蚕到死丝方尽                  B.不为五斗米折腰
  C.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D.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相识几十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老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啊,来,咱们干了这一杯离别酒!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十月的微风像孩子的小手,在清晨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卧床嗅着窗外桂花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会是愉悦的。
  C.常常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命运的惩罚,从出生就无限的接近死亡,这是一个永远改变不了的诅咒。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秋的月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大地,到晨晓,月色也是微淡的了。彼时,        ▲          ,隐没在西天尽头的朝云里。
  ①鹅在河岸上吃草,伸头一啄,露水簌簌而下
  ②露水濡湿了瓦檐和瓦檐下的蛛网
  ③它自己,微淡微淡的影子
  ④月亮的那一点黄,那一点红,都化作露水洒给了大地万物
  ⑤也濡湿篱笆上朝颜花的叶和花蕾
  A.①④②⑤③    B. ②⑤①④③    C. ①⑤②③④  D.②⑤④①③
  5.下列对联所写人物与选项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菊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④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A.①岳  飞②陶渊明③屈  原④杜  牧   B.①范仲淹②黄  巢③屈  原④杜  牧
  C.①岳  飞②黄  巢③杜  甫④白居易     D.①范仲淹②陶渊明③杜  甫④白居易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  轼
  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佑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