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0780字。
河西区高三年级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学情调查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33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但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 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 ),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 )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有比较( )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 。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联结 生拼硬凑 真实 B. 关联 生拼硬凑 翔实
C. 关联 生搬硬套 真实 D. 联结 生搬硬套 翔实
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B. 既是表达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也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C. 不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而是帮助自己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
D. 首先是为了表达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其次才是帮助自己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 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C.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学家针对“秦统一六国”这一历史事件发表独到的见解,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文章有贾谊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过秦论》。
D. 《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联结”,多指人或动物等有生命体的连结或者强调有一种中间物质将两种事物结合、融合在一起。“结”更多是表示一种虚无的精神上的联结,有联合、团结的意思。“关联”, 互相贯连; 起连接作用的,相互有联系的。根据语境“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可知,此处应该指文献之间互相关联,并不指两种物质的融合,所以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 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