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1170字。

  天津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四月考质量调查语文试卷
  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33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    )很难确切划分。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山海经》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我国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      ),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从此,小说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宋代之后,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红楼梦》的问世,标志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小说发展的一条规律——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    ),       。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界 限 脱颖而出 反应    B.界 限 应运而生 反映
  C.界 线 应运而生 反应    D.界 线 脱颖而出 反映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B.每次中国小说的发展、进步都是由于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加工、参与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C.中国小说的每次进步、发展都是由于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加工、参与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D.每次中国小说的进步、发展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B.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庄子•逍遥游》中曾写道:“齐谐者,志怪者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还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C.传奇小说,是古代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产生和流行于唐代,又称唐传奇。代表作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王实甫的《西厢记》、李朝威的《柳毅传》。
  D.《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适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2)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尤其要注意名家名篇、作者、朝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重点内容。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第四次零售革命”是由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由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直接触发的一场新的零售革命,其本质是消费者主权的确立、流通生态的再造和零售模式的颠覆性改变。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零售业的优势观、时空观和经营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一步改变了零售的理念。电商成为这次零售革命的先驱和主力军,推动零售业产生颠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