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00字。

  2020高三作文模拟——”重读经典“作文原题
  解析及范文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阅读、文化灿烂的民族,故而留下了许多有关读书的警句,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年少不知书中味,再读已是书中人。”“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由此可见,好文章是需要重读的,因为重读后,往往会给人带来新的体会。请从下面四篇文章中任选一篇,联系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为你将要参加的学校读书会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重读这篇文章后带给你的新思考与新体会。
  鲁迅 《孔乙己》 李白《蜀道难》 朱自清《荷塘月色》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作文题,近两年的高考作文过分侧重于时事与宏大主题,甚至 有脱离学生生活之嫌,本题旨在适当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侧重对读书与文化的思考,符合当下的“学习强国”主旋律。
  第一要读懂材料的旨向:
  首先,材料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这也为写作划定了基调一一认同阅读,赞美阅读。
  其次,材料又进一步确定了写作的方向一一重读,并肯定了重读、多读的意义是“带来新的体会”,所以, 材料的写作限定性是谈新体会,这就是意味着不能简单地重复所读文章的内容或一般的解读与思考,而且要求联系现实,谈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并能自圆其说。
  二、写作提示
  《荷塘月色》:
  由联想江南釆莲,联系现实得出“得不到的,往往在心中是最美的”的结论。
  《孔乙己》:
  从孔乙己的处境与尴尬身份角度出发,思考现实中也存在大量的“孔乙己”,思考现实“孔乙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等。
  现代孔乙己的可悲状态:
  1.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会学以致用;
  2.只认为自己得那一套理论是对的,不与时俱进,却天天念叨人心不古。
  3.好吃懒做,四体不勤,什么都不会做。
  4.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屑于放下身子从基层、从小事做起。
  5.不懂如何与别人交流与相处,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小圈子。
  现代孔乙己形成的原因:
  1.家长、学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认识和教育方式。
  2.社会急剧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来临,更是打破很多固有行业和固定收入,不断破旧立新,击穿了很多人自以为旱涝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