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22370字。

  唐山市宏文中学2019-2020学年度络测试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B.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 君子生非异也; D. 百有余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掌握课内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
  B项,“景”,通“影”,名次作状语,可译作“像影子一样”。
  C项,“生”,通“性”,可译作“本性,天性”。
  D项,“有”,通“又”,可译作“再加上”。
  故选A。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B. 假與马者,非利足也(借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察)
  C. 因遗策(由于)  膏腴之地(肥沃)
  D. 噫吁嚱,危乎高哉(高)  人之相与(交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课文中实词的能力。此类题型的考查点基本上来源于课本,侧重于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往往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现象。解答此类题型,注意积累的同时,还要善于根据上下文语言环境,准确理解,合理推断。本题中的实词,在课本的注解里都有释义,平时要注意对照注释,加深理解。
  C项,“因”,动词,可译作“沿袭”。
  故选C。
  【点睛】文言文实词推断五法:一、语境分析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二、语法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运用划分句子成分和寻找搭配关系的方式,考查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三、联想印证法。要善于联系课内学过的实词,举一反三,找出对应文句,进行相应迁移。针对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节词,可以联想双音节词来推断。不少成语中也保留了词语的古义,可以借助比较熟悉的成语中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四、并列结构推断法。对于表并列关系的文言实词,可根据相邻字来推断其词义。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的词性、词义。五、通假推断法。当遇到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的角度考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 以其无礼于晋 D.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