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0字。
文学类阅读鉴赏文体特征命题特点
《那一排钻天杨》
9.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 分)
9.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题目将情境设定为作品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引导学生拟想该情境下选用该作品的理由。栏目名称为“中国故事”,故事里见中国,需考虑作品中以小见大的选材特征,内容和主题与栏目的一致性。此外作为报纸栏目,故事的简约凝炼、真实性和可信度,也是编审考量的标准。
参考答案:本文与“中国故事”栏目要求十分契合,理由如下:
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小冯的故事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国巨变的缩影,符合栏目“中国故事”的主题要求。(作品的思想性角度)
②剪裁精当,语言凝练。选取作者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凸显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化,语言简洁凝炼,符合栏目的篇幅要求。(作品的艺术性角度)
③真实可信,有感染力。以我的所见所闻串连起四十年的时代变迁,通过两个小人物的命运来突显时代精神,对于报纸的受众来说,更具有可信度和感染力。(读者对作品的认同角度)
(6分。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自主命题
6.主编对几位作家有关金寨县红色题材的作品均不满意,而我自信我的这一篇《鲜花岭的星星》的创作定会让主编满意,根据本文内容,请你推测一下主编在此类问题上的组稿原则。(6分)
6.①取材真实,事迹平凡,以小见大。以我观看一幅《鲜花岭的星星》的画的创作为切入点,集中叙述两位老红军的平凡故事,以小见大,视角独特,真实可信,有感染力。(作品内容及形式角度,答出取材特点,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②契合红色主题,思想深刻。本文既反映了红军“战场不怕死,退伍不褪色”的红色精神,又反映了红军后代执着追求艺术,继承红色基因,体现了红色精神的当下价值和创新发展。(作品内容角度,主题深刻)
2016年武汉调考题 《她以双耳听乾坤》吴晓都
(4)为什么说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情理之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