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20字。
曹刿论战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一篇经典的史传作品,在众多记录战争的历史典籍中颇具代表性。它不但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还概述了军事斗争的策略,总结了战争的经验教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理解课文的大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领会文章剪裁精当的写法。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不同形象,理解课文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借用历史知识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
2.运用多种诵读方式,读熟、读懂课文。
3.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4.收集相关资料,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充分认识到民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明白“师直为壮,曲为老”的道理。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时都应沉着面对,冷静思考。
3.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理解本文古今异义词的差异,掌握重点虚词的用法。(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3)赏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不同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
2.难点:(1)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精当的叙述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话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民不聊生。当时山东省境内的齐国和鲁国就经常面临着战争的威胁。鲁国因为曾经支持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君位而得罪了齐国。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派遣大军攻打弱小的鲁国,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鲁国的平民——曹刿,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扭转了长勺之战的局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的智慧。
二、助读资料
《左传》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