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090字。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原创模拟卷 语文(六)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5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族——家族共同体,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范仲淹、司马光等大儒们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即通过哪种方式重建社会。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以程、朱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确定了家礼构想,目的是复兴宗子法,使朝廷有“世臣”。程子所立祭祀之法的本意是,祭祀的主体是士大夫的宗子,不是庶人。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族大家庭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这种“亲亲”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的效果。这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生辰祭、忌日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宗族管理权力的合理性。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通过祠堂祭祀活动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起就受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一种群体标准模式,向前人表达崇敬和哀思,为后人树立效法的楷模。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本题6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祠堂作为我国乡村中的礼制性建筑,具有增强宗族血缘联系、规范社会礼制的功能。
  B.祠堂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通过拜祖敬宗与祭祖收族,从精神上团聚了宗族。
  C.族人可以在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时或自己生辰之时来祠堂祭祖,重温家训。
  D.祠堂可作为本族处理家族内部事务、树优立榜、赏勤罚懒、宣讲伦理道德的地方。
  2.(本题6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指出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B.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展示了宗族的形成和祠堂的出现,阐释了祠堂祭祀蕴含的精神价值。
  C.文章第三段照应第一段阐述祠堂的功能,从祭祀先人的功能引出了强化宗族观念、团结族人的作用。
  D.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阐释祠堂祭祀活动的内容,指出了祠堂对家族成员的榜样或约束作用。
  3.(本题7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所以中国古代乡村社会都存在祠堂。
  B.修建祠堂并且定时祭祀先祖、宣读祖训是古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礼”的一种表现。
  C.古代社会宗族拥有一定社会管理权,所以族人一旦违犯了法令,宗族就可以在祠堂中惩戒。
  D.由于祠堂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所以随着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祠堂将会消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摸清全国中医馆(国医馆)的实际布局与经营状况,有关方面在市场上进行了大范围的普查,详细了解了各地中医馆状况。
  全国中医馆样本数据
  中医馆所有制类型 数量 占比
  连锁药店下属中医馆 132 22.8%
  社会单体中医馆 283 49.0%
  社会单体中医诊所 95 16.4%
  社会连锁中医馆 48 8.3%
  中医院下属中医馆(中医诊所) 20 3.5%
  总计 578 100.0%
  (摘编自《2018 年中医馆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材料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法》已颁布实施,但是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地位并未充分体现,歧视中医药、歪曲中医药、排斥中医药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等寒流阵阵来袭,这反映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尚存。其一是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而据国家药监部门发布的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