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题,约15580字。

  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决胜卷02(江苏)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流水不仅倒映着山,也在修改着山。一座山在水的倒影中变得朦胧,   ▲   ,变得柔软,仿佛随波荡漾。水也因山的存在而越发幽深,越发纯净。山与水互为镜像,使彼此的美学特征越发  ▲  。山水是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两种  ▲  ,成为一个画种的名称,也成为一种审美原型。
  A.模模糊糊   凸显   成分               B.影影绰绰   凸显   元素
  C.模模糊糊   突显   元素               D.影影绰绰   突显   成分 
  【答案】B
  【解析】影影绰绰:形容人或物隐约,看不真切;模模糊糊:指看不清事物的状态或意
  志不清醒。凸显:清楚地显露;突显:突出地显露。元素:要素;成分:构成事物的各种物质或因素。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如果深入探讨,乐观与悲观却又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含义。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态度的取向。   ▲   。   ▲   。   ▲   。   ▲   。   ▲   。   ▲   。悲观与乐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直接产生不同的行为,导向不同的生活。
  ①假如见解正确,则受其指导的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
  ②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见解为导向,以信仰为目标
  ③真切笃实之知与明觉精察之行,永远是合一而不分的
  ④盲目者必冥行,无知者必妄为
  ⑤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
  ⑥这当中当然包含有知识和见解的成分,甚至是信仰的成份
  A.⑥②①⑤③④      B.⑥②⑤①④③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④⑥②⑤①
  3.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下列关于传统节日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B. 七夕节,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习俗以女子七巧为主。
  C.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D. 重阳节,亦称“重九节”,主要习俗为登高、赏菊,也有喝雄黄酒、插茱萸等。
  4. 下列灯谜的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
  B.问君能有几多愁(打一成语)——对答如流
  C.坐地日行八万里(大一人物)——陆游
  D.良药苦口利于病(打一人物)——霍去病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三年,乃用举者以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七年,乃用举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