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1100字。

  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
  1. 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A. 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C.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D.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B. 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C. 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D. 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我们只要正家风、齐家规就可以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 一项是
  A.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B.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
  C. 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就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D.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对指定内容进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结合文中重要语句,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逐一认真分析选项中所提供的诗句或名言,看所写内容是否与作者观点一致,再作出选择。本题要求选“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原文中作者认为“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A项,语句大意是:天下(国家)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表达的是责任与担当精神。
  B项,写的是刘邦荣归故里的自豪。
  C项,语句大意是:总是考虑着不顾自己来赴国家的急难。表达的是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报国情怀。
  D项,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由此可见,ACD三项都能体现“家国情怀”。
  故选B。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网络自制剧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大城市反而并不是最主流的,因为很忙,每天就那点时间。”2017年12月27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电影电视评论周的论坛上,谈到网络自制剧中影视剧的观众时,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这样说。
  从2015年的459部上升到2017年的787部,网络自制剧数量迅猛增长,已经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自制剧播放流量从2015年的3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