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9310个字。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改观/观望仆役/前仆后继和盘托出/饮酒和诗
  B.贴切/临帖偌大/诺诺连声穷乡僻壤/鞭辟人里
  C.积攒/攒聚款识/识文断字吐故纳新/扬眉吐气
  D.镂刻/蝼蚁绰约/卓尔不群百喙莫辩/缘木求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喧闹纱窗供给侧禁若寒蝉沐猴而冠
  B.贮藏号啕讨交情深居简出甚嚣尘上
  C.泻密匿藏快捷键正襟危坐文艺会演
  D.拥戴蔑视阔叶树穷兵黩武怪诞不经
  3.古诗文默写。(8分)
  (1),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2)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
  (3)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做一名有为青年,就要保持“”(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心态,戒骄戒躁地努力奋斗。
  (4)典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典能使诗歌含蓄而隽永。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在他们各自的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2)“磨难,有时会使人成长,有时会使人堕落,结局如何,全在自己的选择。”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阐述这句话的意思。
  ①祥子(《骆驼祥子》)      ②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春分这一天,全球的各个地方都是昼夜等长的。春分过去之后,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①,夜间逐渐变长,白天逐渐变短。春分这一天,②。而春分过去之后,在地球的北极附近开始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而地球的南极附近开始出现极夜,并且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文本一:日前,河南省卫健委报一例新增本土病例,系无症状感染者。一时间,“无症状感染者”成为“核心传播人”的话题甚嚣尘上,引起公众不安。“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但是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感染者。相对有症状的确诊病例来说,这一类人群更为隐敝,不易被发觉,却可以在无意间传播病毒给其他人。目前,依据现有标准,无症状感染者不算在确诊病例内,也没有公布其行动轨迹。若不及时筛查出这一类人,很容易让公众置身于潜藏的风险之中;若不及时公开这一类人的相关信息,会造成公众新的恐慌,不利于疫情的精准防控。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先发现确诊病例后,再通过倒推追查才得知。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要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从事医护工作等相关职业的重点人群进行检测筛查,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干预,杜绝隐患;而不是等到发现确诊病患,再去倒推追查。即便检测无恙并安然度过14天隔离期,也应对其进行密切跟踪观察,以确保万无一失。
  文本二:从“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看,针对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感染他人的情况,必须保持警惕,严加防范,强化监控、检测、排查力度,“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将其传播病毒、感染他人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要强调,对无症状感染者无须过度紧张、恐慌。其一,在目前国内严密的疫情防控体系下,无症状感染者只是极少数、极个别现象。比如,新闻中曾有武汉出行史的无症状感染者刘某某,曾“自行隔离14天”。这意味着,刘某某是因“超长潜伏期”而成了个别“漏网之鱼”。而在大量感染者中,“超长潜伏期”的无疑只是极少数,不大可能改变“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的基本格局。其二,无症状感染者虽然也能传染他人,但相比有症状的确诊病例,其传染性相对较低。如专家所言,“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没有症状,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给别人的可能性较低”。此外,个人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就不难做到防止感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