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9550字。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九年级模拟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 小题,每题3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狡黠(xiá)     拘泥(ní)     春寒料峭(qiào)     B.国殇(shāng) 锡箔(bó)    人迹罕至(h??n)
  C.渺远(mi??o) 褶皱(zhé) 诲人不倦(huì)      D.旌旗(jīng)     窒息(zhì)  咄咄逼人(duō)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      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       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细腻 凉爽 迅疾 慈祥    B.凉爽 迅疾    慈祥 细腻
  C.凉爽 细腻 慈祥 迅疾    D.细腻 迅疾 凉爽 慈祥
  3.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时过境迁,许多人不禁发问:家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日前举行的郴州市“家训与文化传承”理论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训。③家训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④专家呼吁要重建现代家训文化。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 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A.: ; , :“            B. : , ; ,“
  C. ; ; ? ,“            D. ; , ? :“
  5.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树万树梨花开。 狐裘不暖锦衾薄。 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春风而见春雨。“白草折”显出春雨来势猛。“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B.“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反映了诗人抓取细节的功力之深,旗帜的特点就是飘扬,而此时却被冻住静止,天气之寒跃然纸上。
  D.全诗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阅读《古人之"让”》一文,回答6??8题。
  古人之“让”
  ①汉代有一个名叫陈嚣的人,他家的地和邻居纪伯家的地以一道竹篱笆为界。晚上,纪伯偷偷地将竹篱笆往陈嚣地里移,为的是扩大自家的地块。陈嚣察觉后,非但没有和邻居争执,反而将篱笆再往自己一方移了一丈。纪伯见了非常惭愧,不仅归还所占土地,而且也将篱笆往后移了一丈。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拔藩益地''的故事,它所赞美的,正是古人“让” 的精神。
  ②古人说:“先人后己谓之让。”换言之,“让"就是在与人交往时,要先替别人着想;如果双方有利益冲突,也要先考虑别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