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990字。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当下的很多人来说,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由“语言文字”转型为“图像”或者“视觉”。美国学者威廉•米歇尔就指出,一种以形象尤其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不经意间形成并壮大起来,而以概念性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则逐渐式微,这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生活方式和认知模式的一种转变。也许米歇尔的观点有些武断,但视觉文化的兴起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相机、手机、电影、电视、电脑、网络中生动的声音和图像逐渐取代了语言文字的功能,以智能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视觉文化蒸蒸日上。
有人认为这就是技术异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在此我们姑且不对此论断进行评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视觉文化日益彰显的当下,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再一次彰显。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工具创造出来的技术图像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以继承和发展一直传承下来的文明成就,探究隐藏在可见的现象背后的不可见的事物本质。这些所谓的事物本质被近代以来的哲人们认为只存在于思想和意念的非实体性领域之中,它们往往是通过各种语言来编码的。心理学教授爱因汉姆认为,对于概念的思考比对视觉感知的思考更有优势、更深刻。原因在于,人类对于概念的思考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行为,概念思维会有一个自身概念,或者说概念思维会反思自身,但视觉的感知却不可能反思自身。视觉文化正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的概念性认知模式。
视觉文化或者图像文化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视觉素养指人们通过“看”的方式来获取、识别和思考各种信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素养,是一种通过“看”来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视觉素养,首要的是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无疑会具有持续而稳定的对自己、家人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也正因为接受了系统的人文教育的熏陶,人们才能如其所是地审视事物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会被事物外在的表象所迷惑甚或控制,从而理性地对待接触到的庞杂的视觉信息°
良好视觉素养的培养还须提高人们辨别视觉信息的能力。视觉文化时代是图像狂潮喧嚣的时代,在漫天飞舞的图像世界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眼见为实”不再是颠扑不破的正确观点。面对海量的视觉信息,如果决定人们看还是不看,看什么和不看什么的仅是他们自身的兴趣、习惯和本能,那么,这样一种基于兴趣和本能的视觉信息接受方式往往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信息而严重影响人们对自我、他人乃至世界的正确判断和认知。因此,提高人们对于视觉信息的辨别能力,才能有效地过滤那些负能量的伪信息,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洁净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摘编自张今杰《视觉文化的兴起及其挑战》,《光明日报》2018年12月24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为中心、以智能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在当下呈蓬勃发展的趋势。
B. 与视觉文化相对应的认知模式是视觉感知,它其实并不如依靠语言文字进行的概念性认知来得深刻。
C. 视觉素养是通过“看”的方式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而“看”是一种基于兴趣和本能的信息接收方式。
D. 视觉信息生动、形象的特点使人们迷惑于它的表象而难以辨其真伪,因此急需提高人们的视觉素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引述美国学者观点的基础之上,列举了技术异化的典型表现。
B. 出于对技术异化的隐忧,文章讨论了视觉文化对人类认知模式的影响。
C. 文章对视觉素养作出了清晰的定义,并论证了培养视觉素养的重要性。
D. 针对视觉信息的庞杂和良莠不齐,文章指明了视觉素养的培养途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A. 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壮大,以概念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的地位将被视觉文化取代。
B. 如果人类只通过“图像”或“视觉”获取信息,将难以传承文明成果,揭示事物本质。
C. 视觉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曾非常显著,视觉感知是当时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模式。
D.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责任与理性的保证,是形成良好视觉素养的前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为中心”错误,缩小范围,第一段“一种以形象尤其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不经意间形成并壮大起来”,是以形象为中心。
C项,“而‘看’是一种基于兴趣和本能的信息接收方式”错误,信息遗漏,由最后一段“面对海量的视觉信息,如果决定人们看还是不看,看什么和不看什么的仅是他们自身的兴趣、习惯和本能,那么,这样一种基于兴趣和本能的视觉信息接受方式往往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信息而严重影响人们对自我、他人乃至世界的正确判断和认知”可知,除了兴趣和本能,还有“习惯”。
D项,“视觉信息生动、形象的特点使人们迷惑于它的表象而难以辨其真”错误,说法绝对,生动形象不一定使人们被迷惑。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就达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几十年累计下来达到70多亿吨,垃圾已成为现代城市一道抹不去的“风景线”。城市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对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最终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另外,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