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90字。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卷
一、积累(15分)
2. 古诗词填空。(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 ,铁马冰河如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3)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子曰: ,可以为师矣。
(5)许浑《咸阳城东楼》中诗人以小见大,感慨兴亡更替、历史沧桑的诗句 是 , 。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3.根据汉字演变的过程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注释,把下面三个代表“疾”的句子填在相应横线处。(填字母即可)(3分)
“疾”,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像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敌从矢会意。”本义受箭伤,泛指疾病,如① 。 引申义“痛”“痛苦”,如② ;也可引申为“快速”,如③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痛心疾首 C.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二、阅读
(一)走进《儒林外史》(13分)
4.依据阅读积累,将“前情提要”补充完整。(2分)
5.本书语言风格可概括为“口无所臧否,心有所褒贬”,即作者只冷静叙述,但读者却能从
文字间读出对人物的评判。请据此结合语境,分别对A、B两句进行赏析。(4分)
6.本书各篇人物故事相对独立,若跨越篇章,相互对照,会有新的发现,并能深入理解作者
的创作意图。联系整本书阅读,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阅读手册。(共7分,第(1) (2)
空各2分,第(3)空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铁证如山
刘春山
司马教授是个考古学家。这天深夜,他突然接到一个越洋电话,是他的外国朋友打来的,说是国外有个拍卖行要拍卖一座中国的观音菩萨像,随后发来了照片。司马教授一看,不禁打了个激灵。
原来,半年前有座古墓被盗,虽说盗墓贼被抓住了,可他们盗取的文物早就被倒卖得不知去向。照片上的这座观音菩萨像正是出自被盗古墓,司马教授不禁又惊又喜。他很快联系了有关部门进行交涉。因为按照国际公约,被盗古墓里的文物是不能拍卖的,而且还要原物归还。但交涉结果很不乐观,拍卖行要求中方拿出证据,证明观音菩萨像确实出自被盗古墓。
眼看观音菩萨像就要被拍卖了,司马教授还是找不到证据,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他想起一个人──土拨鼠。
土拨鼠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出身盗墓世家,江湖经验相当丰富,不过现在不干这个勾当了,还和司马教授成了好朋友。民间向来高手多,没准他能有法子。
第二天,司马教授提了两瓶老白干登门拜访,土拨鼠就好喝两口,一喝起来嘴上就没了把门的。三杯好酒下肚,司马教授说出来意,土拨鼠立刻不喝了,他脱鞋抠起了臭脚丫子,司马教授也不在意,知道土拨鼠碰到难题向来如此。
眼看脚丫子都抠红了,土拨鼠还是一言不发,司马教授知道没指望了,起身刚要走,忽然土拨鼠光着脚蹦了起来:“慢着!”
“有办法了?”司马教授满脸都是期待。土拨鼠说先看看古墓再说,于是两人驱车来到了被盗的古墓。刚进墓门,土拨鼠就皱了皱眉,蹲下身细看,好半天才说:“这是绝户盗。”
绝户盗?司马教授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土拨鼠指着地上被炸成齑粉的砖灰说:“看看,墓门是用炸药炸开的,这种盗墓方法最缺德,故称绝户盗。”
司马教授忙于找证据,便催促道:“快进墓室里边吧。”可土拨鼠还是不动,两只耗子般精明的眼睛滴溜溜乱转,嘴里还喃喃自语:“这是盗墓老手,活干得真漂亮。”
“老手?”司马教授惊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土拨鼠指指四周说:“墓门的封砖都炸成了这样,可墓室没一点损伤,炸药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老手绝对办不到!”他摇了摇头,又接着说,“这下更难办了!老手盗墓后会把文物清理得不留一点痕迹,就怕被发现了。”
司马教授皱起了眉头:“这么说,我们找不到观音菩萨像出自古墓的证据了?”
土拨鼠想了想,说:“也不是找不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总会有蛛丝马迹的。”说着, 他拿出放大镜细细察看起古墓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土拨鼠像是茅塞顿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